娱评
逆天的韩剧,如何能坚挺地火成这样?
2015-03-17 22:30  浏览:329

97859744

韩剧男星李敏镐要上央视马年春晚了,搭档庾澄庆演唱《情非得已》。有意思的是,《情非得已》是台版《流星花园》的主题歌,而李敏镐的成名剧《花样男子》是韩版《流星花园》,他演相当于道明寺的男一号,成就男神的开端。而无论台版还是韩版,它们改编的源头都来自日本。

今年韩剧在中国又是大红,纯爱偶像剧一部接一部被口耳相传。例如《继承者们》,身高1.87米、腿长超过1.1米的李敏镐和金宇彬,如痴如狂地追女仔,谈多角恋爱,迷倒万千少女与大妈。他们2013年来华完全是“君临天下”,在机场、在红毯,接受如潮般激动的女粉丝朝拜。

在著名的《尼罗河上的惨案》里,大侦探波洛说了句很感性的话:“女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人爱她。” 众所周知,各国看电视剧的主力人群从来都是女性,无论她们处在哪个年龄段。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视剧能不能俘虏更多观众,到底是不是处在上风,靠的正是纯爱剧!

亚洲更明显,一个地区纯爱剧的衰弱,等同于其电视剧在国际上的地位。韩剧为什么红,因为有好好在谈恋爱,有美男们追女人!泰剧为何能异军突起,也因为培养了一批言情剧偶像。甭管这些年轻人演技如何,青春貌美是王道,爱得越浓烈越狗血,越能吸引人。而相比之下,开风气之先的日剧在进入21世纪后,原先令人陶醉的青春偶像剧风光不再,正是因为日本纯爱剧集体衰落已久。今天大多数中国人记忆里的日剧明星恐怕还停留在在铃木保奈美、酒井法子时代,那些被纯爱剧滋养长大的人,在日剧里已经汲取不到爱的供养,抽身投向以前觉得土气的韩剧。

十多年前有评价称:日剧在造梦、不联系实际;而韩剧根植社会、更贴近真实小人物。那个时候,被广大中国观众熟知的日剧是《悠长假期》,韩剧是《天桥风云》。十多年之后,情况恰好相反了。有人总结:“日剧告诉我们现实社会是怎么样的,韩剧告诉我们大家都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现在的日剧关注社会问题、思考人生,写实而纠结,没有白日做梦,没有玛丽苏,也没有男女主人公一定会好的明朗结局。日剧没有的这一切,却都可以在韩剧里获得满足。

今天韩剧是属于大众的,地铁里女人捧着iPad看的基本都是韩剧。而日剧是属于小众的,小圈子如醉如痴说着“暗语”。韩剧让人拿着餐巾纸来抹眼泪的,永远是凄美的男女主角。而日剧戳中泪点的,往往围绕小孩子或者是小狗狗。韩剧让人热血沸腾,日剧让人觉得现实残忍。

纯爱剧萎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日剧一线明星,一演纯爱剧就收视率低迷,连木村拓哉都逃不开这个怪圈。归根结底,日本编剧们,似乎都已经不会写“幼稚”的纯爱题材了。他们往往太追求个人风格,不肯低下昂贵的头颅,没有我们这里“于妈”的娱乐精神。曾经带给我们激情的野岛伸司、浅野妙子、北川悦吏子写不出令人心中充满小火花的爱意,月九的收视率也再也达不到过去的高度。

现在的大多数日剧,不好意思,男女主人公虽然各自都很能卖萌,很有观众缘,但他俩之间是不谈恋爱的。例如《spec》、《神探伽利略》,还有日剧的美剧化代表《Boss》。无论中国有多少人花痴地希望竹野内丰和天海佑希在一起,但是从《Boss1》到《Boss2》,这一对男女主角的关系一直维持在多年老友层面。只有暧昧没有爱情,没有非要你不可的坚定是造不出大神的!而讲述爱情与婚姻的日剧,也总是“食草男”横行,渣男遍地。日本女人的社会地位之低,在日剧里体现得过于写实悲戚。而大多数看电视剧的女人,是“茶泡饭三姐妹”,尽管不是公主不是白富美,却仍旧有被王子追的梦想。

在日本,小明星和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会演非主流、非黄金档的纯爱剧。例如新版《恶作剧之吻》,让新人古川雄辉跨洋过海地红到中国,甚至比他在日本国内更受欢迎。这部剧远非被看重的大手笔,故事也是翻拍上世纪90年代日剧黄金期名作。由此可见,如果日剧能维持过去纯爱剧的水准,还是可以在亚洲市场重获地位的。

用食物来形容的话,日剧是抹茶,是茶泡饭,清淡隽永。而韩剧,是冰淇淋,是炸鸡排,让人第一口就得到了满足。而这个世界上,喜欢冰淇淋的永远是大多数,况且这客冰淇淋还很有诚意。

最后,不好意思地说一下国产剧。大多数的国产剧年轻人是不要看的。画面美不美就不提了,看看这些年金鹰奖、飞天奖以及上海国际电视节大奖评出的国产剧,要么天天争房子吵架,要么天天表忠心。这些电视剧同样符合本地区收视主流的需要,但其造梦能力的孱弱和不精致化,要走出国门打动海外的年轻人,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