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芦苇 本报资料图片摄影陈羽啸
狼来了
春节7天,全国票房17亿。《狼图腾》截至目前票房已突破4亿,为同期翘楚。
《狼图腾》编剧芦苇受访称,中国电影市场硬件在进步,电影质量则在大倒退。
华西都市报记者任翔
狼来了!春节档7天,全国票房17亿。相比同期竞争对手,《狼图腾》因为故事传奇,再加上关注环保,截至目前票房已突破4亿而独领风骚。
实际上,这匹“狼”能突出重围也是意料中的事情:一流导演,一流编剧再加上原著曾风靡一时——为票房做出贡献的影迷中有不少就是冲着原著去的。不过,在头稿编剧芦苇看来,《狼图腾》的成功,正反衬了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问题。昨日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时,这位金牌编剧直言不讳,“(中国电影)硬件在进步,但软件却在大倒退。”
编剧初衷/
看重环保,未作商业性考量
在电影《狼图腾》长达7年的筹备期中,芦苇是最早的编剧,他说当初是中影直接找到他做剧本,当时写了一年时间。而之所以愿意写,芦苇称:“因为小说是以内蒙古草原插队为背景,我自己是经历过‘老三届’的时代,对于那个时代的生活、环境都很熟悉。我觉得这是我能完成的工作。”而其中有关内蒙古草原被破坏的问题,则是让他决定写剧本的重要原因,“生态坏境是现在全中国都在关注的话题”。
之后在剧本第一稿完成后,他也和导演阿诺见了几次面,其中一次他们相处了一周,以闲谈的方式聊剧本和生态环境,“总体来说阿诺对剧本是非常肯定的,尤其是人类活动对于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我们共同的话题。我去看电影的时候,看到有一些故事是做了修改,我想这是导演他们团队的考虑。但是总体我觉得电影的价值观是正向的,是一部好电影。”
因为《狼图腾》原著小说颇具有反思意义,芦苇在编剧时是否特意从商业角度考量,加重传奇性来吸引眼球?芦苇说:“没有。因为《狼图腾》这个故事本身就已经很传奇了,这对于观众来说已经足够吸引。我只是按照原著的故事,还有我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
回应质疑/
影片基本的文化品质很坚固
《狼图腾》热映,关于狼的文化话题不断掀起争议。对此,芦苇表示:才看过电影,还没有做技术分析,精彩不精彩有待商榷,但是整个影片的价值取向是没有问题的。他表示,自己主要想在电影里表现的人对草原的破坏。
《狼图腾》上映后,便有人质疑《狼图腾》讲述的是一个伪文化,是臆造出来的。但芦苇对此持有相反的看法。芦苇还强调,《狼图腾》在文化指向上是没有问题的,它的文化品质是没有问题的,它精彩不精彩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但是它的基本的文化品质很坚固。
而至于电影的法国制造问题,芦苇分析称,这部电影是要有文化责任心,中国导演已经不具备这种文化责任心了,第二个问题就是技术,中国导演同样也不具备这样的专业技巧,这样的话,这两个因素加在一块,所以这个电影注定只能由外国导演来拍。
直言流弊/
中国电影质量在大幅度倒退
对于目前突破4亿的票房,芦苇说自己并不意外,故事本身就已决定会受到影迷的喜欢。不过也留有一些遗憾:“可能因为篇幅的问题,有一些情节没说透。也许是导演的一种选择吧,他让观众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可能因为是国外导演的关系,他们对电影的叙事方式有自己的方式,不过这些都不影响电影的成功。”
《狼图腾》找到阿诺执导,芦苇说这本身就足以让中国导演们反思,“一个外国人,能把故事拍得这么好,商业和艺术性都做了很好的结合,这本身就是一个讽刺。”去年全国总票房接近300亿,中国电影市场显得生机勃勃,但芦苇却认为硬件在进步,电影质量则在大后退:“每年增加那么多电影屏幕,观影条件也越来越好,但电影质量完全跟不上。还不是原地踏步的问题,而是在大幅度倒退。”
芦苇更不讳言地以《小时代》举例:“以前没有《小时代》,但现在却有了这种价值观有问题的电影,包括综艺电影。仿佛所有人都只看娱乐性和钱,我不否认电影需要商业,但成功的电影绝对是把商业和艺术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