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
2015-01-31 01:56  浏览:906

  ■ 众家点评

@北大杜丽群(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有专家曾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应该说是所有诺贝尔奖里边最难预测的,每年都是大冷门”。果不其然,今年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再次验证了该奖的不可预测性。

今年的三位诺奖得主的理论贡献将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资产的定价机制以及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李稻葵(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讲席教授)

2013经济学奖出现了。我的解释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比之于自然科学复杂得多,往往不同的理论是对同一研究对象不断探索的阶段性成就,讲出了同一现象不同理解和不同的侧面。

2013年三位经济学诺奖获得者:和而不同。都具有巨大的学术影响力,汉森侧重计量经济方法,相对窄一点。席勒认为资本市场往往非理性,法马认为总是“理性的”。辩论极多。前者愈来愈火,后者逐步褪色。希勒仍非常活跃,似乎永不显老,去年达沃斯到机场在大巴上聊了很久。对中国地产市场特别有兴趣。(李媛 李蕾)

(原标题:“三个人的研究并无太多共同点”)

延伸阅读:

 三位获奖经济学家

尤金-法玛(Eugene Fama,1939年2月14日-),生于美国麻塞诸塞州波斯顿,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专长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资产定价理论,因提出“有效市场假说”闻名。

彼得-汉森(Peter Hansen,1952年出生-),生于香槟伊利诺州,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发现了在经济和金融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广义矩方法。目前,汉森正利用稳定控制理论和递归经济学理论研究风险在定价和决策中的作用。

 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1946年3月26日-),美国经济学家,学者,畅销书作家。他是耶鲁大学亚瑟·奥肯(Arthur M. Okun)经济学教授,也是耶鲁管理学院金融国际中心成员。代表作有:《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和《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

    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Nobel economics prize),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2/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