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
青春片成“烂片”代名词 一边赚大钱一边被嫌弃
2015-05-13 00:12  浏览:723

为何偏爱青春片 门槛低、投资少、回报高

话说回来,电影类型千千万,产品经理为何独爱青春片?当然了,首先是情怀。张一白就说,自己看完两个80后改编的《匆匆那年》剧本就老泪纵横,想起了自己60后的青春和感情。不过也不是没有其他原因,青春片的投入产出比实在很高,是让它颇受产品经理青睐的首要原因。

拿几个大卖的青春片来看,《匆匆那年》投资4000万,总票房超过5亿,投资方净赚2亿;《左耳》投资约6000万,上映首日就基本收回了成本;《何以笙箫默》由男主角黄晓明亲自投资,自己的片酬肯定省了,又请来好友佟大为担任男二号,片酬拿的也只是个红包价,最花钱的明星部分都这么节省,投入产出比自然很高。

其次,青春片的技术门槛比较低,这也是跨界导演处女作最喜欢选择的类型,既不需要太复杂的剧情,又不需要很高端的科技,只要处理好基本的人物关系。真正成熟的电影人一般不会选择青春片,而是对一些更加复杂的类型比如喜剧片更感兴趣。

有待市场淘汰“烂青春”

从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票房超7亿元开始,国产青春片看上去迎来了黄金时代,但与高涨的票房形成鲜明对应的是,近年青春片的口碑却不怎么样。“影视毒舌”影评人杨文山认为,青春片的遍地生根、良莠不齐,自有市场的淘汰机制,假如市场也很难淘汰,让它们独领风骚,那只能说明我们的“主流电影”做得太差劲,“‘青春片’之所以遭人嫉恨,说到底它是以一个健康市场中配角的身份抢了主角的光环。”杨文山认为,作为一种次类型的“青春片”,有一两部现象级票房成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出现一批,那肯定是不正常的,“这种电影市场‘拨乱反正’的完成,有待主流电影的集体发力。”

好青春片应是一部社会电影

曾几何时,中国也有过不“堕胎”的青春片。影评人韩浩月介绍:“像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都很好地表现出了青春味道。现在的比较穿越,各种元素混杂在一起。”他认为,现在中国电影正处在对青春片需求的初期,如果该类型不把握住一个好的趋势,很有可能会让这个题材透支殆尽。

对于不少青春片导演把自己比作产品经理,韩浩月认为,电影也是一门生意,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过分商业化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可能造成破坏。

他表示,产品经理们也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首先作品应该符合电影创作的基本规律,除了节奏气质要对年轻人的心理把握精确,还应该对他们的时代背景有所分析,好的青春片应该是一部社会电影,让观众明白角色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生存状态。比如贾樟柯的《小武》,就把社会背景交代得很好。其次如果拍摄的是小说改编的电影,应该用电影的文本去表现而不是把小说简单从头到尾演一遍。电影应当是再创作的过程,应该高于小说。”

4/4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发表评论
0评